巴菲特之子創富啟示錄
“有能力的父母應留給子女這樣一筆財產:夠做任何事,但不夠無所事事。在自謀生路這條起跑線 上,我得到的財產相對不多,但比大部分年輕人要好多了。追逐夢想的同時,我有責任證明自己具備生存能力,并懂得節儉。”
近日,“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之子、知名音樂制作人彼得·巴菲特(Peter Buffett)在美國《商業周刊》發表文章,用自己的創業經歷, 詮釋了其父沃倫·巴菲特的教育理念,并對此感懷于心。
雖然身為億萬富豪兼投資大師的兒子,彼得·巴菲特卻并沒有依靠父親的庇蔭同樣從商,而是用僅有的9萬美元創業資金--這也是他父親 留給他的全部“財產 ”,去追逐自己的音樂夢想。即便過著最簡樸的生活,彼得·巴菲特也再沒有向父親求助,而是到處登廣告,接受他所能找到的任何工作。
最終,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與奮斗,彼得·巴菲特成為著名的音樂家、作曲家和制作人,并獲得艾美獎多項殊榮。如今,彼得·巴菲特被人 稱為“富豪音樂家”,然而,這位“富二代”的財富并非父親所賜。而沃倫·巴菲特所提倡的“給子女夠做任何事,但不夠無所事事的財產”這一理念,與老子“授 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父母留給子女最珍貴的財富,不是巨額現金與豪宅,而是讓他們學會獨立、寬容和堅韌。具備由奢入儉的勇氣與胸懷,人生才有可能精彩。
以下為彼得·巴菲特文章全文,摘自其新書《人生由你打造》(Life Is What You Make It):
父親給我上的一堂課
當他的小兒子決定成為音樂家,巴菲特提供了精神上而不是金錢上的支持
文/彼 得·巴菲特 知名音樂制作人、NOVO基金聯合主席
我父親經常引述的一個原則是:有能力的父母應該“給子女夠做任何事,但不夠無所事事的財產”。有個良好的開端總是好事,但讓子女習 慣于衣來伸手的“免費票”往往是害人的幫倒忙。19歲那年,我得到了一筆相對不多的財產,這筆財富來自于出售一處農場的收益,并轉換成了我父親旗下伯克希 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股份。當時,我變賣了手里的股票,得到了約九萬美元。很明顯,我不該再奢望什么了。
接下來,該如何處理這些錢呢?畢竟,我還是一名斯坦福大學的在校生。幸運的是,我曾目睹自己的哥哥姐姐如何耗盡他們的大部分現金, 我不想走上這條路。與之相反的另一個極端則是,我完全可能什么也不做,讓那些股票靜靜躺在帳戶里睡覺,并漸漸遺忘它們。那么,這些股票現在應該價值 7200萬美元了。但我并沒有這樣做,直到現在我依然不后悔。聽我這么說,人們會認為我在撒謊,或者瘋了,但真相就是這樣。我用積蓄購買了比金錢更寶貴的 東西: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