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事務所在社會中的作用
一,社會經濟活動的監督者。
在世界發達國家,會計中介機構被形象地比喻為“經濟警察”。1997年,自國有企業的年終財務決算全部交由注冊會計師審計后,在微觀經濟領域,會計師事務所的活動空間得以擴大,監督作用得到加強。三資企業、股份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公司、上市公司的經營成果,必須經注冊會計師核準后,才能在法律上生效,政府有關部門和投資人也才能據此對企業實施管理和作出決策;所有法人企業和非法人經濟實體的資本金,必須經注冊會計師驗證核實后,工商部門才能批準其成立。在宏觀經濟領域,會計師事務所可按照政府的特定需要進行專項監督,如對財政收入是否按規定級次劃分,是否依法征稅進行檢查,對近年來出現的非法集資案、經濟詐騙案進行清理追索,對有關部門的預算外資金以及國家撥付的生產建設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查證核實,等等。把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政策和措施落到實處,使注冊會計師成為活躍在中國經濟舞臺上的一支重要的社會監督力量。
二,企業經營管理行為的評價者。
注冊會計師對企業進行獨立審計,首先要對企業遵守制度情況進行符合性測試,并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評價。一方面對企業的內控制度是否遵守一貫性原則發表意見;另一方面判斷企業的財務報告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情況。從而確定抽樣審計的范圍、樣本數量和審計重點。注冊會計師在這個審計階段,實質上是對企業依據內控制度所進行的經營活動和實施管理行為的合法性進行評價裁定,從而使企業行為得到規范,并步入良性發展的道路。因此,在國際上也把注冊會計師稱作“經濟裁判”。
三,企業財務狀況和經濟成果的鑒證者。
注冊會計師對企業進行符合性測試之后,要對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有關資料進行實質性測試和鑒定。一方面對企業資產負債的質和量進行檢查核實,從而確定企業的真正規模、實力和資信狀況;另一方面,對企業收入費用的合法性、真實性進行確認,從而核準企業利潤,確定其應納稅額。尤其是上市公司在發行股票時,證券管理部門依據注冊會計師審核鑒證的企業資產、利潤、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等財務指標,確定是否批準其發行上市。在上市運作以后,投資人依據注冊會計師審核鑒證的企業經營成果,決定投資額的增減和利潤的分配。由于注冊會計師審核鑒證的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在國外也會把會計師事務所稱作“經濟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