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風險控制為企業創造價值
在稅法逐漸規范的過程中,集團企業如何正確理解稅收,加強稅務管理,控制納稅風險,合理安排稅收支出?這是擺在不少企業集團財務總監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與此同時,幫助企業建立健全稅務管理控制系統,減少和避免納稅風險也成為不少稅務師事務所看好的一項業務。
基于“形成合理流程下的規范化業務操作”的思路,一些稅務師事務所通過對委托方企業的深入調研,對其業務流程的重新梳理,找出業務流程的控制點,分析在失控狀態下產生涉稅風險的大小;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進行資源優化配置,針對稅收影響突出、發生頻率高的關鍵控制點提出相應的整改控制措施,對其中風險點提出加強管理的建議,對具有前瞻性的低風險項目建議企業加強前期預防,以降低項目操作過程中發生涉稅風險概率和減少損失,最終形成企業的納稅風險控制體系。
納稅風險控制究竟能為企業創造哪些價值?
價值一:定期查體,防患于未然。
稅務內控可以讓企業清楚地認識到自身在經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問題的原因。以采購循環為例,企業采購工作包括三個步驟:明確采購事項、到貨驗收、結算付款。看似簡單的過程其實存在很多風險控制點,在稅務內控管理上大有文章可做。
采購環節需要重點注意以下問題:選擇的商家是否符合開具增值稅發票的條件,在簽訂合同時是否就已明確需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的發票是否符合抵扣條件,是否能在90天內取得可抵扣發票并及時傳遞,匯總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與后附清單是否相符,取得的發票是否能夠及時認證,不符合抵扣條件的是否能及時準確轉出進項稅。
這些問題看似不太重要,但細節決定成敗,企業應重視基礎性問題,加強日常管理,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價值二:診斷病因,采取對應措施。
提出相應的措施,也就是建立一個程序化、具有可操作性的內控手冊,按照業務發展和運行邏輯關系合理安排工序,以保證產品和操作過程的規范性和可復制性。一旦控制住流程中的關鍵風險點,即使具體辦事人員不懂稅務知識,只要能按設計好的程序操作,同樣能將涉稅風險降低到企業可接受的水平。
比如,“90天內取得發票并及時傳遞”的問題,發票取得一般經過采購員和財務科發票審核崗兩個崗位,雖然只是兩個崗位,但一旦發票超過抵扣期限造成進項稅額無法抵扣,造成企業直接損失而追究責任人的時候,往往因崗位職責不明確,導致大多數企業無法將責任落實到具體崗位上。如果崗位職責不明確,考核工具不健全,就無法分清責任,也就無法實施有效的監督管理了。
加強此環節的稅務管理應該增加一個工具,即為避免因發票取得延期而導致稅收損失的風險,可以設計一個發票傳遞臺賬,清晰記錄下發票傳遞的軌跡,將發票途經各崗位的時間落實到書面上,促使各崗位自覺履行職責,一旦出現問題也能及時找出問題的根源,解決問題。可見,為企業提供控制風險的工具就是內控體系對企業的價值體現。
價值三:提升員工素質,提高法律遵從度,降低交易風險,避免核算風險。
制定好內控手冊,并不等于完成了內控工作,內控的真正建立,不僅需要單位高層領導的重視,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貫徹執行,還需要對各涉稅崗位進行培訓。培訓要包括稅收政策、內控制度和意識形態幾個方面,從而加強領導和員工的法律遵從度,提升員工素質。
另外,內控制度不是靜態的,隨著交易內容、核算體系的改變,需要不斷更新和改進。實踐一段時間后,企業需要在實際工作中對內控制度進行測評,根據業務的變化對內控進行優化,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交易風險和核算風險。
價值四:企業發展戰略的需要。
大型企業或集團公司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往往存在管理滯后的問題,很多企業被迫放慢發展步伐,甚至錯失發展的好時機。而稅務內部控制體系可以彌補企業在擴張過程中管理滯后的不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滿足了企業發展戰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