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事務所誠信缺失的幾大原因
會計師事務所在業務承接環節,充分考慮業務能力和時間、人員的安排以及收費問題,敢于拒絕或涉及陷阱的業務。
2013年是中國注冊會計師的誠信文化建設年。誠信本來是注冊會計師執業的基石,何以將注冊會計師的基石拿出來作為年度宣傳的重點?筆者認為,這與目前注冊會計師行業所處的監管環境是有很大關系的。加強誠信文化的建設,其前提是存在“不誠信”,并且這種“不誠信”還不是個案。
近期,證監會連續對4家大型事務所審計失敗給予了嚴懲,同時對在例行檢查中發現的審計程序不到位等情形的5家事務所開出了罰單。分析這些案例不難發現,誠信的缺失是這些造假案例或者審計失敗案例出現的根由。
事實上,會計師事務所簽署的鑒證類業務合同,是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及其指南的模板,或者是參照其它經濟類合同并結合參考模板簽署的,注冊會計師應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的執業準則出具鑒證報告。從合同的約定上,我們無法看出誠信存在何種問題。這里的“不誠信”或者誠信缺失,實際執行和約定出現了偏離、“不同軌”(或者說兩張皮)。筆者認為,審計過程中出現“不同軌”主要有三種陷阱。
在我國,人情陷阱無處不在。毫無疑問,人情陷阱是會計師面臨的最大陷阱,也是最難于推脫的陷阱。礙于情面,會計師和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往往對于客戶的要求給予遷就,從而助紂為虐,陷入無力自拔的境地。
在注冊會計師執業的環境中,也存在著權力陷阱,即權力隱性尋租,某些來自外部的威權部門可能會對事務所的客戶承接、招投標報價、出具審計意見等方面產生很大的影響。在這種壓力下,事務所不得不衡量其自身的利益,以服從、迎合那些威權部門的要求。
此外,制度安排陷阱也會對注冊會計師產生影響。也就是說,監管機構本來是裁判員,但是在個別案例中可能會演變成運動員。在審計實務中可能會發生以下情況:對于某上市公司前期會計差錯調整事項,事務所已經按照準則的規定進行了前期會計差錯的更正,但受制于監管機構的壓力,監管機構以企業存在故意進行前期差錯調整來調整期間損益為由,要求將本應屬于前期的調整事項計入當期。在這種情形下,事務所是難以頂住壓力的。
筆者認為,對于上述可能存在的陷阱,事務所如果嚴格按照執業準則執行業務,是完全可以避免掉入陷阱的。會計師事務所在業務承接環節,充分考慮事務所自身業務能力和時間、人員的安排問題以及收費問題,敢于拒絕或涉及“陷阱”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