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事務所迎來監察風暴
自6月18日開始,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下稱“中注協”)派出8個檢查組,同時對安永華明、中匯會計師、中興財光華、中天運、上海眾華滬銀、江蘇蘇亞金誠、北京中證天通、廣東正中珠江等8家具有證券期貨行業審計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實施現場檢查。此前,綠大地、勝景山河、新大地、萬福生科等公司先后爆出財務問題,相關會計師事務所也被嚴查。這是繼平安證券、國信證券等投行被監管層重拳出擊之后,針對在IPO發行過程中承擔財務審計工作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新一輪監察風暴。
違法成本與所得不成正比
近年來,財務造假案件時有發生,市場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質量與水平越來越關注。在此前證監會公布的新股發行改革方案中特意提出,要進一步加大對中介機構保薦、承銷執業行為的監督執法和自律監管力度,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相關中介機構未能勤勉盡責的,依法嚴懲。
從理論上說,隨著第二批抽查公司名單的公布,本輪史上最嚴厲的IPO財務核查已接近尾聲,然而,對于頂風作案的違規中介機構來說,噩夢才剛剛開始。
北京工商大學的一位會計師對記者表示,目前,在國內的一個IPO項目上,發行人高管、券商和審計機構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企業一旦成功上市都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收益。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達到上市的條件以及上市以后發行人業績實現預期的增長,一般會計師都要對發行人進行大量的會計調整。然而,在證監會進行在審企業專項核查的情況下,審計環境出現了巨大的變化,風險急劇上升,此前在原先審計環境預期下的審計項目出現問題并不意外。
問題的關鍵在于,違法的成本和所得不成比例。有知名會計師事務所的會計師向《中國聯合商報》表示,目前在中國,會計師參與財務造假被發現的概率很低,即使被發現,所受到的處罰也并不嚴厲。“中小股東的訴訟權限受到限制,"起訴不立案,立案不審判,審判不宣判,宣判不執行"已經是公開的秘密。”這位會計師說,與國內不同的是,在國外,審計機構參與造假將面臨極高的法律風險。
價格戰破壞行業規則
另外一個因素可以歸結為低價競爭帶來的惡性循環。“現在什么都在漲價,反倒是審計的價錢一年不如一年。”北京一位資深注冊會計師感嘆,“同一單業務,客戶(擬上市公司)本著少花錢買報告的想法,想辦法尋市場最低價,這就導致事務所之間拼價格,以低價取勝,報告的質量水平可想而知。現在事務所承擔的風險太小了,小事務所閉著眼睛簽報告都能做,就有了低價競爭,導致收費低。”在他看來,事務所間互相壓價對誰都沒有好處,審計費用過低將直接影響到審計質量,上市公司反而承擔更大的財務信披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