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商業銀行稅務籌劃研究
稅務籌劃(Tax Planning)是指納稅人以稅收政策為依據,在對企業發展戰略和經營情況全面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生產經營和投融資活動進行科學合理的周密安排,對納稅方案進行優化選擇,以達到合法降低稅收成本的經濟行為。
銀行業是稅負水平較高的行業之一,稅收在商業銀行總成本中占較大比重。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在運營中經常涉及的稅種主要有11個,包括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契稅、車船使用稅、車輛購置稅、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加上以實際繳納的流轉稅(營業稅、增值稅、消費稅)為計費依據的法定政府收費項目—教育費附加,則經常性稅費共有12項。由此可見,對商業銀行征收的稅種比較復雜、稅負較高,通過認真研究稅務政策、科學合理稅務籌劃來降低稅收成本已經成為商業銀行的當務之急。
一、商業銀行稅務籌劃的基本思路
在我國,稅務籌劃剛剛起步,隨著海內外上市和市場競爭加劇,部分商業銀行稅務籌劃意識不斷增強,已切實加大在稅務籌劃方面的資源投入。例如,個別商業銀行已經設立專門機構或通過稅務代理機構進行稅務籌劃,但目前主要專注于稅收優惠政策方面,在具體的籌劃安排上還有待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
我們認為,稅務籌劃貫穿于商業銀行投資、經營和融資決策全過程,稅務代理機構很難全程跟進,而爭取和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只是稅務籌劃的一個方面,因此商業銀行需要站在企業價值最大化的高度,從全局出發,樹立全面系統的稅務籌劃意識。商業銀行不僅需要設置專門的稅務籌劃機構、配備既懂會計又精通稅法的稅務籌劃人才,還需要建立稅務會計信息系統、需要管理層支持和全員配合,從整體上考慮稅務籌劃,綜合衡量,以保證稅務籌劃方案的實施效果。
隨著新準則的實施,會計口徑與稅務口徑的差異越來越大,會計核算信息不能滿足商業銀行納稅申報的需要,建立和健全稅務會計信息系統已經成為商業銀行進行稅收籌劃的基礎。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尚未完全樹立對納稅事項進行詳細記載的意識;而國際上,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稅務會計逐漸從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中分離出來,并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會計學科。稅務會計主要記載財務會計與稅法的差異,并按照稅法要求調整納稅基數,記錄納稅基數調整明細,記載企業納稅的全過程,確保企業正確履行納稅義務。稅務會計作為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基礎,對于避免漏繳稅款或機械地接受稅務機關的處罰,保護企業自身的合法權益,具有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
商業銀行的稅務籌劃工作應當滲透到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從經營機構設立(如:注冊地點和組織形式的選擇,經營場所采用購買還是租賃)、籌融資決策(如:發行股票還是發行債券融資)到業務產品設計、投資品種選擇等,商業銀行應當在交易發生前(即決策階段)充分考慮稅收對交易結果的可能影響,這需要決策者和相關工作人員具有較強的稅務籌劃意識,配合稅務籌劃人員評估稅收影響、提供稅后指標,以便對備選方案進行全面評價,保證決策的準確性,達到節約納稅成本、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
由于商業銀行稅務籌劃工作涉及面廣、內容多、協調難度大,因此離不開管理層的大力支持和積極推動,不僅需要在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系統開發等方面加大資源投入,還需要通過系統培訓、增加稅后經濟效益指標在績效考核中的比重等方法有效加強全行員工的稅務籌劃意識。這樣才能促進全行在經營管理中積極主動地運用稅務籌劃技術方法,保證稅務籌劃工作順利而有效地開展。